2022年即将过半,全球经济继续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之下。与此同时,今年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以及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在上半年迅速飙升,加剧了全球通胀的上行压力。面对不断走高的通胀,包括美联储、英国央行以及欧洲央行在内的多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陆续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的继续上行。
对于亚太地区的各主要经济体而言,也面临促进经济复苏以及对抗通胀上行两方面的政策权衡和取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对该地区做出的最新预测,受俄乌冲突、疫情反复以及全球融资环境收紧的不利影响,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的放缓幅度可能超过此前估计。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的GDP将增长4.9%,比1月时的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同时更是大幅低于去年6.5%的增速。
IMF指出,俄乌冲突给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最大。其中,亚太地区的发达经济体受欧洲需求减少的影响最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受到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展望下半年,亚太地区的经济预计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区域内部通胀表现分化
今年上半年,包括美国、欧元区以及英国在内的多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均出现了明显的抬升,通胀上行压力显著增加。从亚太地区的表现来看,尽管上升的基数相对较低,但IMF预计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都将加速上升。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廖淑萍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上半年,伴随着全球通胀水平的大幅上升,尤其是俄乌冲突后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亚太地区通胀开始走高。5月,美国、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分别增长8.6%、8.1%,分别创下40年和30年新高,而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通胀水平处于2%至6%区间。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报告预计,2022年东亚太平洋地区通胀中值将超过3%,亚洲开发银行则预计将达到3.7%,较2021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亚太地区整体通胀水平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但部分国家通胀水平依然高企,并且区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胀表现也存在分化。“根据4月的数据,越南CPI同比增长2.86%,而泰国、印度则分别高达7.1%、7.9%。”廖淑萍分析认为,“纵向来看,亚太地区通胀上升速度较快,韩国、泰国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新加坡也达到10年来高点。亚太地区许多国家是能源或粮食净进口国,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是推高亚太地区通胀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通胀水平已较俄乌冲突前上升1.4到1.8个百分点。其中,菲律宾上升最快,5月CPI同比增长5.4%,连续第二个月突破政府2%至4%的通胀目标,较2月上升2.4个百分点。廖淑萍表示,菲律宾是人口大国,也是主要大米进口国。自2021年以来,菲律宾就已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而俄乌冲突则加剧了这一问题。目前,国际大米价格已连续5个月攀升,达到一年来高点,不断上涨的化肥和运输成本也在推升粮食价格,加剧亚太地区通胀压力。
经济下行风险不容小觑
在即将到来的下半年,亚太地区经济将继续面临俄乌冲突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等因素带来的多重风险与挑战。随着美联储以更加激进的态度收紧货币政策,这将给亚太地区带来较大的溢出效应,进而将影响资本流动。尤其对于拥有高额外债、经济基础更加薄弱的经济体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所带来的风险将进一步被放大。
具体而言,廖淑萍认为,亚太地区将主要面临三大风险。第一,全球通胀水平抬升以及伴随而来的货币政策调整冲击亚太经济。从内部来看,为应对通胀,今年以来新加坡、韩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已纷纷收紧货币政策,泰国、印尼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息。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已启动“加息+缩表”组合拳,进入新一轮紧缩周期。相比上一轮政策退出,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力度更大、速度更快,尤其是美国5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全球恐慌情绪急剧上升,美联储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不仅可能引发美国经济“硬着陆”,也会在全球造成更大的溢出效应,加剧亚太地区外需收缩和资本外流风险。
第二,加息背景下亚太地区债务风险上升。IMF指出,当前全球近60%的低收入国家已陷入债务危机或处于债务高风险状态,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处于30年来最高水平。目前亚洲债务占全球债务总额的近40%,明显高于2007年的25%,许多国家债务水平处于高位。随着美联储及全球各大央行的加息,背负高额外币债务的国家可能陷入困境。近期斯里兰卡爆发经济危机为亚太国家敲响了警钟。
第三,疫情、地缘政治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复苏迟滞。亚太地区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枢纽。然而今年以来,亚太地区多个经济体再现疫情高峰,对物流、旅游、消费等领域复苏造成较大冲击。俄乌冲突后,部分国家发布了针对粮食、能源、矿产等关键大宗商品的进出口禁令,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碎片化,延缓了亚太地区供应链复苏进程。
新增长机遇显现
尽管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并且面临不少的风险与挑战,不过,亚太地区依然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地区,具备自身区域优势,并且呈现出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机遇。
在廖淑萍看来,亚太地区主要有三大机遇与优势。一是区域内贸易继续强劲增长。亚太地区经济融合度较高,区域内贸易的占比超过50%。《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融合,对亚太地区贸易带来新的增量。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与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速超过两位数。
二是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新机遇。截至2021年底,47个亚洲国家中已有25个作出了碳中和承诺。企业将气候行动融入商业决策和日常运营,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绿色投融资,绿色发展和合作空间进一步加大。
三是数字经济助力弯道超车。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明确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将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完善和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这将带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并形成亚太地区数字经济生态圈,促进区域内各国协同发展,帮助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